顯示具有 人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人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12/30

數據,真相與人生

這本書是Google的資料科學家所寫的,裡面有很多統計的結果

我們可以參考裡面的一些答案,以下是我覺得很有幫助的地方

  • 要挑選那些特質的對象才能長久呢 ? 有以下四個特質
    • 對生活感到滿意:在沒有跟你在一起時,就覺得過得不錯的人
    • 安全依附類型:可以相信他人並值得信賴
    • 盡責性:這就是守規矩,有效率,有條理的人
    • 成長型思維:相信可以透過努力堅持提升能力的人
  • 致富機率最高的六大產業:房地產,投資,汽車經郊商,獨立創意公司,市場調查,中盤商
    • 是否有自己的事業
    • 事業是否可以規避無情的價格競爭。法規的保護
    • 是否有辦法避免國際巨獸主導。在地化
  • 提升職涯成功率的不敗公式:投入時間累績專業與人脈,在某個領域證明自己,再於中年時創業。
  • 創造好運比遇到好運更重要:大量的嘗試,應徵工作,多幾場約會,多多產出作品,跨出不同國家就會有好運出現。
  • 真正帶來幸福的活動清單:
    • 5分以上:做愛(14),看電影(9),逛展覽/運動/園藝(8),表演(7),社交/賞風景/登山(6),休閒嗜好(5)
    • 0分~5分:冥想(5),育兒(4),聽音樂/遊戲(3),購物/看電視/電玩/吃飯/烹飪(2),閱讀/聽演講/梳洗/睡覺(1),上網(0)
    • 0分以下:家事/通勤/上課(-1),排隊(-3),照顧病人(-4),工作/讀書(-5),臥病在床(-20)
    • 另外,海邊(+6),山地/林地(+2),溫度24度以上(+5)
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做上面藍色的項目,盡量避免做紅色的項目。
但是大家都無法不工作,那就盡量在工作時聽音樂,偶爾順便社交一下提升自己的快樂程度。
也可以多去運動,到海邊山邊走走 ~ 


2024/12/21

巴比倫致富聖經

這是一本漫畫書,但是內容十分引人入勝

除了當時時空背景無法投資股票之外,還有外敵的入侵與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

要如何成為有錢人呢 ? 什麼是有錢人呢 ? 這本書都有清楚的說明

  • 有錢人就是"知道如何增加財富的人"
  • 吸引黃金的七句箴言
    1. 存下收入的十分之一
    2. 為欲望排定優先順序
    3. 讓存款為你工作
    4. 堅守財富,避開危險和天敵
    5. 選擇良好的住所
    6. 從現在開始替未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7. 讓自己成為最大的資本
  • 創造財富的五個法則
    1. 為家人和自己的將來存下十分之一以上的收入 – 這樣的人,黃金將會源源不絕地增加,並且非常樂意進到他的口袋。
    2. 為黃金尋覓能夠錢滾錢的投資去處,像讓羊群規模日漸茁壯的牧羊人一樣聰明睿智 – 這樣的人,黃金將會辛勤地為他工作。
    3. 認真聆聽理財專家的建言 – 這樣的人,黃金不會離他而去。
    4. 對自己不熟悉或連投資專家都不看好的項目進行買賣 – 這樣的人,黃金將會從他手中溜走。
    5. 企圖謀取不切實際的利益或聽信有心人士的花言巧語,抑或盲目相信自己不成熟的經驗 – 這樣的人,黃金將會逃離他的身邊。
每個篇幅的最後,都有針對現在的人提供適合的建議。
我這邊僅針對投資的部份歸納出以下幾點:長期持有分批買入分散投資
至於投資的標的呢? 就是外國的指數型基金(ETF)

十分建議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這本有趣的漫畫書。

不努力王國

這一本書在介紹一個很努力王國的人到了不努力王國所看到的事情。

最令人驚訝的是,不努力王國的產出跟薪資都比努力王國更好

究竟是不努力王國做了什麼才會比努力王國更好呢 ?

總結下就是以下十點

  1. 意志力是有限的。必須在不消耗意志力的前提下,將重複的事情規則化
  2. 當你覺得無趣時,會為了忍耐而消耗意志力。覺得無趣的事情應該予以遊戲化
  3. 想一次處理多件事,只會消耗意志力而已。需做的事情應該予以簡單化
  4. 一開始有意識付諸行動做的事,經過重複做的過程,最後會無意志付諸行動去做。應該透過重複行為,把自己自動化
  5. 感受不到成效就不會持續做,應該把對自己的獎勵可視化
  6. 透過對人宣誓的行為,會產生達成目標的的力量。應該把決定要做的事情予以約定化
  7. 人體原本就具備無意識的節奏感。在相同時間重複相同行為,可以規律化
  8. 擬定行為動機,就容易開始。為了透過條件反射開視擬定好的行動,應該予以動機化
  9. 人類不希望銷毀過去累積的成果,應該記錄每天做過的事
  10. 處理不善長的事,痛苦會升級,削減意志力。應該找出擅長的事,輕鬆處理
基本上就是做喜歡/擅長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就自動化去處理,減少意志力的消耗。

2024/06/03

松浦彌太郎:我對投資的想法

這本書主要不是在說明"理財投資"這件事情

主要是介紹是"投資自己",畢竟錢都是由自己的能力所轉換出來的

所以他的職業就是"松浦彌太郎"而非我們常見的公司職稱

我擷取以下的幾點跟大家分享

  • 有效率的運用時間和金錢,省下來的時間用來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或思維
  • 自己的職業,就是要經營自己。當客戶或主管想到某個問題時,就會想到你這樣就成功了。
  • 接下來10年,該為什麼而努力 。我們需要提供"社會信任度",簡單來說就是讓大家更信任你,不管是自己專業還是給人的印象。
由上述,可以知道我們必須盡量的省下自己的時間用來學習,並且持續經營自己的專業,最後讓大家認識你信任你。
這本書跟我之前寫的文章很雷同
  1. 拿起書本或報名有興趣的課程
  2. 經過了學習有了能力可以產出服務或作品
  3. 提供服務或作品給客戶,客戶滿意付出金錢
  4. 透過這樣的服務提升自己的信心,繼續努力學習

2023/06/29

巴菲特策略

  • 只專注在"最重要"5個目標
  • 能跟你永遠共工作的人一起工作
  • 讓事情保持在超級簡單的狀態
  • 專注在少數高品質的投資
  • 長期投資:學習和投資都應該是可以累積的。
    • 貝佐斯:用7年衡量
    • 巴菲特:持有10~20年的投資
以上的策略就是:專注+長期

2023/03/22

克里斯長壽挑戰

 


因為看報導說雷神索爾要慎選拍戲的內容
是因為他的基因有失智的可能性
所以趕緊來看看這一部針對健康所拍的影集
一共分為五集,每一集都在聊不同主題對長壽的益處
(最後一集除外,主要是體驗死亡的過程)

1. 面對壓力
  • 面對極大壓力時,要適時的鼓勵自己
  • 練習"盒式呼吸":呼氣5秒,閉氣5秒,吸氣5秒,閉氣5秒
2. 冷熱對身體的影響
  • 極冷或熱會讓身體休克清除代謝,所以可以偶爾洗冷水澡
3. 間歇式的斷食
  • 透過斷食168清除殭屍細胞,提高酮值
4. 肌肉的鍛鍊
  • 進行有氧運動,像是划船,爬繩
5. 規律作息
  • 多多接觸大自然
  • 擁有規律的睡眠

以上就是長壽挑戰的重點了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過上健康長壽的人生 ~~~


2023/01/01

人生的良性循環:更健康,更有錢,更有才華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Amazon的飛輪圖

中間是成長

第一圈是選擇多,會有更高的客戶滿意度,客戶滿意度高來客量就多,來客量多賣家就會多,賣家多選擇就會多。持續不斷的成長。

第二圈是因為成長所意成本變低,客戶的滿意度就更高。這樣推動飛輪的成長。


那我們的人生是否也有這樣的良性循環呢?

我思考了很久,發現每個人都有三個系統:健康系統,能力系統,財富系統。

這三個系統習習相關,可以一起組成更大的人生系統。

透過良性循環的概念我們也可以更健康,更有能力,更有錢。

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人生的良性循環系統

  • 健康系統
    • 運動:這是所有系統的起源,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項目。運動能帶給你活力,讓大腦更加健康。另外,經常運動的人業會更加自信,願意去接觸更多的事物。
    • 睡眠:只要早上有經過充足的運動,我相信一般人都會睡得比較好。另外有在陽光下運動的人會分泌比較多的血清素,這些血清素晚上變成褪黑激素會讓你更好入眠。
    • 飲食:吃得健康會讓你有更多能量去運動,多吃原形食物以及增加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對身題有利無害的。
  • 能力系統
    • 自信積極:當你有了積極的態度,你就會願意多去嘗試不同的東西。
    • 學習:透過不斷的學習與刻意的練習,某個技能就會持續加強。
    • 能力:透過這項的技能,你就可以去賺錢或是得到某些成就。
    • 滿意度:透過這樣的成就或成果,你就會更有信心去完成別的事情。另外你的客戶或老闆因為你提供的服務或技能就可以提供給你需要的薪水。
  • 財務系統
    • 現金:從能力系統獲得薪水之後,首要就是拿來支付生活所需。多餘的部分儲蓄起來,透過投資將金額持續流入不斷地放大。
    • 投資:將儲蓄的資金拿去投資,每年持續有不斷的現金流。直到現金流大於生活的支出,就可以慢慢的不必為財富而工作。能力的系統也可以轉換成達成自己人生目標而努力實踐。
這是一個人生的良性循環,只要在每一個環節都有做正確的方向,你的人生會持續不斷的往上提升。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啟動的引擎,只要啟動了,朝向對的方向就可以點燃起火箭。在健康系統的地方,是要持續不斷的運動。在能力系統方面,是要主動的學習。財務系統方面,是要投資。為什麼我會說這是系統呢?因為這些系統是沒有特定目標的,必須持續不斷的做養成習慣,這樣才能持續的進步。依照這樣下去,你的人生一定能更健康,更有才華並且更有錢。


2022/12/12

原子習慣

  • 壞習慣(即時滿足):讓它避而不見或是變得比較麻煩。
    • 將電視遙控器的電池拔掉,電視電源線拔掉
    • 斷掉網路
  • 好習慣(延遲滿足):運動,投資,閱讀,早起
    • 簡而易行,顯而易見,最省力原則
      • 追蹤自己的習慣
      • 習慣疊加:
      • 切入點最困難
      • 只要2分鐘訓練,次數要多
      • 加入同樣的習慣群體(羊群效應)
    • 綁定喜好
      • 當前習慣→需要習慣→喜好的習慣
      • 轉換思維:把延遲習慣變成即時滿足。跑完步後吃一點點心。
    • 同一個行為換不同內容
      • 將早餐改為健康食品

2022/11/28

魯拉帕路薩效應

這是巴菲特的合夥人查利蒙格所說的

就是很多事情互相強化,最後到達臨界點所得到的效應極大化

感覺上是將學了很多不同的學問,互相融會貫通成為大師的境界。

我覺得這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什麼是量變到質變呢 ?

就像燒水那樣,一直燒水的過程就是量變,從10度不斷上升到99度

當到了100度時,水瞬間質變成水蒸氣了。

此時的水就產生了魯拉帕路薩效應了。

我相信他本人一定也有這樣的過程(很多武俠大師都有,從後天真氣到先天真氣的過程)

但是前面的歷程應該是很辛苦的,因為根本沒有什麼變化

但是一過了100度C,我相信這個變化是指數級的增長。

投資應該也是,一開始每一年投入20萬,前幾年都要努力存。

當投入10年的20萬變成200萬時,每年10%的報酬就可以每年投入20+20萬元

之後就會愈來越多

我在寫網誌也是一樣,一開始都是個別的點狀知識

慢慢100篇就有一些相關的前後呼應的線型知識

最後到了1000篇就會成為立體的知識模型了


最後分享一下,他的多元思維模型,他覺得每一個人都要學習重要學科的基本知識

以應對世界中不同的挑戰

他建議的學習科目是:經濟,數學,會計,工程,歷史,生物,心理,統計

2022/11/21

堅持

 這本書在介紹習慣的養成

  • 每次養成新習慣都會有阻力:因為習慣引力,有改變就會有威脅。
  • 有三種類型的習慣
    • 行為習慣(短):寫日記
    • 身體習慣(中):早睡早起
    • 思維習慣(長):改變思維
  • 培養習慣的過程
    1. 反抗期(7天):做很小的改變(微習慣),簡單的紀錄
    2. 不穩定期(8~21天):固定時間地點,設定意外的規則,獎懲紀錄
    3. 倦怠期:增加變化,計劃下一個習慣
  • 注意事項:
    • 一次培養一個習慣
    • 越簡單越好
    • 別在意結果

2022/11/07

本自俱足

活在當下本自俱足

這兩個句是對我人生中影響很大的個詞語

對應到感恩知足

最早對本自具足有感覺的是一隻小螳螂

當時家中在養螳螂,牠跟蚊子差不多大,每次都要放幾隻果蠅給他吃

吃完牠就靜靜的倒掛枝頭等著下一次我們餵他

陸續脫皮長大,一直在我們的洗衣袋(他的家中)

最後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發現他一出生就有了所有的東西直到他死去

這就是本自具足的表示

而我們人類擁有了過多的東西,車子,房子,錢財....

卻一直覺得不夠

殊不知,我們生來這個世界時, 一切就已經本自具足了

簡單生活,專心體驗


2022/10/31

活在當下

這句話我每天的待辦清單都可以看到這一條

但是要做到真的太難了

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時時告訴自己人生得來不易

所有的一切都該好好的珍惜

以下分享一些短語

  • 每天都當成人生的最後一天來用
  • 何謂死前呢?就是現在活著的當下
  • 生命:存在我們可以“支配”的時間中。如果是我們不能自己支配這些時間,我想這應該就不算是真正的活著。
  • 金錢 < 時間 < 注意力
  • (靈魂急轉彎)享受生命中每一個細微的片刻
之前也有跟大家提到,要什麼樣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呢?
不是得到了什麼東西才是幸福的
而是隨時隨地都去好好感受生命所帶給我們的美好
感恩,珍惜這生命帶給我們的任何片刻
 

2022/10/24

10000小時的練習

之前有聽過一萬小時的練習

只要一直練習某一個技能到了一定的時間

就可以變成該領域的專家或天才。

這是有其限制的

首先必須要在封閉的領域

像是:遊戲,體育,音樂

有固定的規則,明確的目標

另外,必須要有教練以及評估練習標準的反饋

要不然一直練都沒有進步

也是徒勞無功的

最後,才是努力的堅持下去


恆毅力

摘錄我覺得重要的地方
  • 成功的人都有極強的決心,過人的堅韌與努力並且有明確的方向
  • 創造卓越的人:專注於一個方向竭盡所能,充滿熱情的觀察自己與他人。在所有事物中洞察各種模式與動機,不斷的整合各種可能性。
這很像我提到成功的人生:
  • 人生:找到想做的事情
  • 成功:找到方法,讓這件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2022/10/17

固定型&成長型思維

 之前看到一本書介紹到人的思維有分為兩種:固定型思維跟成長型思維。

以下就簡單跟大家說明一下,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成長型思維的人。

  • 固定型思維
    • 靠詆毀別人或外在物質來證明自己
    • 覺得這生來一切都是不變的
    • 容易挫敗
    • 責任都是別人的
    • 容易虛榮
  • 成長型思維
    • 努力培養自己的技能,不怕丟臉
    • 能準確的評價自己
    • 一發現有問題就提出
    • 知道失敗只是行為,而非代表自己是個失敗的人
    • 主動思考問題。我該怎麼做?而不是說我就是這樣的人
    • 持續進步,積極主動,不斷更新

2022/10/10

富足人生

這本書要說明的是定義自己的人生,並透過理財達成富足的人生

有以下的幾個重點想跟大家分享

  • 首先,要了解自己人生的目的。每個人都不一樣,必須了解自己人生的目的與方向,專心朝向目標去做才能有富足的人生。畢竟人生太短暫,不能樣樣都取。
  • 算出真正的時薪。必須將(收入 - 工作相關支出) / 工時 = 真正的時薪。 
  • 記帳並將紀錄的項目分類,算出每個項目所需要金錢。在將金錢/時薪,就可以知道每個項目需要多少的"生命能量"。比方說,車子一個月要1萬元,我的時薪是500元,所以為了這台車子我要消耗20個小時的生命能量。
  • 整理出來之後,分辨這些項目是不是跟你人生目標一致,不是的項目盡量減少。避免不需要的支出。
接下來就是一般理財的建議了
  • 透過節約育儲蓄,讓收入大於支出。節約跟我人生沒有必要的項目。
  • 六個月生活費的緊急預備金
  • 工作與人生目的結合,創造多元的兼職收入。
  • 透過投資,創造被動收入。
這本書感覺是教你理財,我覺得主要是梳理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要什麼才會有清楚的理財目標。

2022/09/26

花錢時,想一想這個東西值多少時間?

看了這個標題,應該會想我的單位用錯了吧

我應該是要寫"花錢時,項一項這個東西值多少吧?"

我的標題是沒有錯的,這一個東西值你多少時間

金錢是由時間+技能所換來的

而時間也是一個人最珍貴的資產

你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可以朝九晚五的去上班

所以你的生命時間才是正確度量你買一個東西的真正價值

要怎麼算你生命時間1分鐘值多少錢呢 ? 

基本上就是月薪/工作天/每天工時/60 = 你一分鐘的薪水。

我簡化這個公式,基本上就是 (這樣通常是高估,實際的分薪是更低的)

  • 3萬月薪 = 一分鐘3元
  • 5萬月薪 = 一分鐘5元
所以當你月薪3萬時,要買一杯60元的飲料,你就要記得花掉你20分鐘的壽命。
如果買180的便當時,就是一個小時的壽命。
希望大家在花錢時想一想這個東西值不值得你花這麼多時間去買它。

2022/09/19

腦內啡

之前提到了要如何讓人們快樂,除了外界的成就之外,最簡單的就是改變大腦。我們只要試著讓大腦分泌出腦內啡就可以達到快樂。腦內啡會讓人類開心的重要激素,我們應該多多認識,學習讓自己分泌多一點快樂的泉源。

  • 催產素:是一種與愛和依戀感有關的化學物質
    • 擁抱
  • 多巴胺:是一種有激勵作用的化學物質,在訂定、達成目標和成果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規律的戶外運動,靜坐
    • 高蛋白質食物
  • 血清素:是一種能增強自尊的化學物質,當我們感到有意義、有價值。
    • 練習感恩
    • 多在戶外曬曬太陽,多生成維生素 D 
    • 規律運動
    • 多吃色胺酸,肌醇與多醣體的食物
看到上述的腦內啡就可以知道,要如何開開心心的過生活了嗎 ? 多多運動,吃含有蛋白質與蔬果,大腦就會多多分泌腦內啡讓我們開心。

2022/09/12

那甚麼樣的人是幸福的人呢 ?

要成為"感悟幸福型"的人:享受當下的幸福,並且通過目前的行為獲得更滿意的未來。幸福與狀態無關,是一種能力:對快樂的感知力。

  • 正向情緒:喜悅、感激、寧靜、興趣、希望、自豪、逗趣、敬佩、愛
  • 投入(心流):進步,進入心流(Flow)& 忘我境界
    • 進入心流狀態,就是要面對適度的困難,而這也就意味著進步。
    • 反面是混亂(煩惱增加:無法專注,沒有效率)
    • 1. 明確的目標。2. 立即性的回饋。3. 適當的挑戰
  • 意義:比自己更重要的事。人生的目的,活得有目標。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 忠於自己,不留遺憾,活在當下
    • 人生走一遭留下什麼?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
    • 選擇並貫徹最重要的事情,即遵循你的承諾才是智慧的關鍵
  • 人際:志工(利他)
    • 化身為愛 (選擇去愛),多施少受 
    • 跟父母、跟孩子、跟配偶、跟親人的關係;
    • 減少社交媒體,多和親友相處
    • 付出:付出會讓人們感到快樂,對健康有益,並喚起感激之情
    • 家庭價值:孩子在生活中有出色表現也會讓他感到幸福。在生活每個領域設立一條不可協商的底線

2022/09/05

要如何能感受到幸福呢 ?

 建議採用以下的做法

  • 每天記錄3件好事(感恩清單)
  • 了解自己的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