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4

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

這本書是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借給我看的
是一位心理醫生所寫得書
在這個青黃不接的三十歲時
有機會可以看一下
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一些歸納與整理
分為五個大的段落
(1) 面臨的問題
(2) 防衛機制的檢視
(3) 工作 & 人際
(4) 愛情 & 婚姻
(5) go~

(1) 面臨的問題
● 酷 ←→ 自戀
為了不受傷害 → 不執著於任何事物
追求快樂 (享樂)
● 情緒問題 ( 傾聽 → 找出原因)
● 夢想 & 現實產生衝突 (過度期)
獨立 (告別保護 & 背負責任)
● 選擇的自主權
不確定性
責任
選擇後會覺得其他也許更好
● 想逃避,請思考目的地
● 自我中心 (判斷別人的標準與自己的標準不同)
→ 克制自己的欲望
● 有問題,請提出煩惱
1. 拋棄主觀 & 偏見,觀察別人
2. 找出信賴 & 尊重的人
3. 將煩惱提出
(腳踏實地生活的安定 & 自信以及愛護自己的心)
(彼此席席相關,可能在無意中傷害對方所以要更謹慎、溫和看待他人 & 這個世界)
(嬰兒 = 天使,因為小嬰兒需要愛才能活下來)

(2) 防衛機制的檢視
● 不相信世界
因為傷害來自親近的人 (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但是這個世界好人比壞人多)
1. 保持謙虛,尊重別人
2. 受到傷害要適當回應
● 過去的影響 (受傷的小孩→不成熟的防衛)
1. 盡情的哭泣
2. 找出痛點,並且上藥
● 負面的防衛機制
投射:無法接受→都是別人的錯
投設性認同:引出別人的錯
戲畫化:將害怕的人變成滑稽的人,降低恐懼
逃避:保持安全的距離
退化:回到幼年時期
攻擊性轉向自我:自我毀滅
否認:無法接受的想法,直接否決
隔離:從想法中抽離,只保留單純
抵銷:會導致別人受傷,試圖回復原狀
反應結構:做出與內心不同的舉動
● 正面的防衛機制
壓抑:痛苦 & 慾望壓抑在內心 → 衝撞
認同、象徵化、昇華、合理化、代替形成、利他主義 → 溫暖 & 多情

(3) 工作 & 人際
● 問題
找不到方向 (不是努力就可以)
不同世代價值觀 & 生活方式的衝突
禁不起責備
沒有決定權的中堅
● 自我期許過高 ←→ 自我形象差距
知足:人不可能完美,有成就就享受喜悅
● 天使(道德受虐狂) → 非我不可
犧牲當成愛的交換條件 → 失去自我、憤怒、空虛、憂鬱
● 不相信別人 (強迫症)
→ 內心孤單、疲倦、憤怒
● 倦怠期 (因為不斷重複的事物)
→ 內心再整合吸收
● 比較
短期:帶動競爭力
長期:失去挑戰精神,剝奪新事物的樂趣
→ 感受人生、享受人生
● 工作 & 生活均衡
1. 休假計畫
2. 自己人生的主人
3. 沒有"非你不可"
4. 工作 → 幸福
● 辭職 → 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有衝突請數到三再開口
● 職場上面沒有親情
1. 設身處地尊重別人
2. 對自己分內的工作盡心負責
3. 言行不要傷害別人
4. 尊重彼此的私領域

(4) 愛情 & 婚姻
● 害怕被拒絕
配不上對方的自卑 & 罪惡
在被拋棄前離開對方
● 在意過去
佔有對方的過去,缺乏自信
● 確認愛情
戀愛的過程 ( 陷入→ 談 → 停留 [分享生活、給予溫暖、了解肯定對方])
● 停止忌妒 → 享受愛情
男性care 肉體外遇
女性care 精神外遇

● 理想情人 (人是不完美的)
心懷感謝 & 體貼對方
接受現實,接受對方
● 要求情人扮演父母的腳色
必須相互調和,非單方要求
● 別離 (失去) → 心理狀態:否認→憤怒→悲傷&接受→送往&出發
告別父母親
告別理想自我
● 親密關係 (真正關心自己命運的人)
1. 穩固自我認同
2. 與對方持續交流 (分享內心深處的自我)
● 媽媽女孩 & 男孩
缺乏自主性 → 自卑感
最好的孝順
1. 自己幸福
2. 感恩 & 照顧
3. 將愛傳給孩子
● 共鳴 (同理心) → 相互了解
● 受傷症候群 (因為過去受傷,所以可以任意要求)
1. 對自己現在行為負責
2. 不代表傷害別人的行為可以原諒
3. 不能不顧自己,一心只想犧牲

● 婚姻 (愛)
1. 現實層面(經濟)
2. 文化層面
3. 心理層面(潛意識)
吵架時,讓對方看到自幼稚&小氣,因為具備了愛與信任 → 會包容,互相體諒尊重
給孩子愛但是別太多期待
做好克服現實障礙的準備
接受 & 尊重彼此的差異
1. 承認愛情的限制
2. 縮小彼此的差異
3. 隱瞞對方

(5) go~
1. 下定決心就能成功 (熱情、準備、心態)
2. 愛得更熱烈、更誠摯
3. 下定決心就能幸福
發現自己對他人而言很重要
把該做的事情做完
4. 你的都是對的,毫不猶豫勇往直前 (自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