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5

實質利率...

在上一篇提到了利率
但是現實生活中不是單純只用貨物來進行商品的交換
現實的市場中
我們採用貨幣來進行商品的交易
就是所謂的貨幣市場

在貨幣市場中
由於商品的有限,但是貨幣的數量較容易膨脹
所以會造成現在大家人人自危的
通貨膨脹
所以實質利率的公式應該如下

實質利率 = 名目利率 - 通貨膨脹率 (貨幣市場)

名目利率是現在目前的市場利率
實質的利率則為名目的利率扣掉通貨膨脹率
所以如果名目利率很高
但是通貨膨脹率也很高
最後相減的結果就是實際的得到的利率
也才是之前所說
壓抑目前消費所得到的報酬
如果實質利率為負的
那不如不要存錢
直接將錢拿去消費還比較有價值

而各國的中央銀行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控制通貨膨脹
其中一個工具就是控制利率
但是利率調高
民眾就不會想去消費
會壓抑經濟的成長
利率太低就會沒有效的控制通膨

利率...

什麼是利率呢?
最簡單的說法就是錢存在銀行所給的錢
也就是壓抑目前消費的代價
或是說使用資本財的成本

如果你把一筆錢做定存
兩年的利息一定比一年的高
因為你要壓抑這兩年花費這筆錢的欲望

那利率的高低要如何決定呢?
其實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之下
是根據當時的供需所決定的
像台灣跟日本的錢都存在銀行
所以借錢的人比較少
所以利率比較低
而歐美國家的錢都花掉了
所以存錢的人較少
所以利率較高

2008/07/10

複利...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複利的力量比原子彈還要驚人
那什麼是複利呢?

複利是將利息加入本金繼續計息
而單利則只算本金的利息
大家可能會認為又沒有多少有這麼誇張嗎?

之前有人提到所謂的"72法則"
就是將72除上年利率得出來的數字就是指
多少年後會多一倍的金額
比方說年利率6%
72/6 = 12
12年後本利和會多一倍
很驚人吧....
而且存得越久利息所貢獻的程度會越來越高...

雙幣定存...

最近流行一種雙幣定存的理財方式
感覺看似安全的定存
其實暗藏著風險極高的賣權在裡面

雙幣定存是指跟銀行約定好轉換的日期、貨幣、匯率
銀行會根據上述的條件換算成利率給你
通常會高於定存的利率(越接近現在的匯率越高)
到了約定日時
若到達轉換的匯率時
則將利息跟本金一起轉換(會轉換成弱勢的貨幣)
[其實這就是在玩選擇權中的賣權]

這樣的操作存在一個很大的風險
若是被轉換成弱勢貨幣
而弱勢貨幣一路走貶
手中的貨幣價值縮水
最後雖賺到高利率
卻賠了匯兌差價

定存的操作...

定存是最安全的存錢方式(無風險的投資)
那如何利用定存取得最大的效益呢?
以下的作法供各位參考

若有一筆20萬想定存
可以分四筆
五萬存三個月、五萬存六個月
五萬存九個月、五萬存一年
之後每個到期都存一年
這樣每季都會有一筆定存到期
不用擔心會有浪費的狀況
若有新錢可以等到有到期的錢一起存進去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採用零存整付
因為薪水是每個月來
而保費、稅卻是每年繳一次
所以可以將每月所需扣繳的金額
透過零存整付存入
這樣繳費的時候就不怕沒錢囉

定存...

定存就是將一筆錢存在銀行
約定一段時間不去動這筆錢
而相對的銀行會付出比活存高的利息
而約定存款的時間越長
則利息越高

定存有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定期存款(時間較短,利率較低)
第二種為定期儲蓄存款(時間較長,利率較高)
定期存款最短從一個月開始最長到一年
而定期儲蓄存款最短則從一年開始
(同樣存一年定期儲蓄存款的利息比定期存款的利息高)

定期儲蓄存款又分三類:
1.整存整付
將一筆金額存入銀行(最低一萬)
約定時間以及利率
到期時將本金及利息一並支付
2.零存整付(每月固定扣款)
每個月存入一定的金額
約定取款的時間(一年)及利率
到期時將全部的本金及利息取出
(可以做強迫儲蓄、扣繳保險金及稅金操作)
3.存本取息(每月固定配息)
將一筆金額存入銀行
約定時間以及利率
每個月將利息領出
(可以利用退休金利息生活)

定存的利率有分為固定及機動
固定是旨在存款的期間都以這樣的利率計息
機動則是若遇上央行調整利率時會改以變動後的為準
那用什麼好呢?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低的好
若是利率看漲固定會比較高
若是利率看跌固定會比較低

填權...

最近又到了除權息行情的時候了
很多投資分析師都建議大家去買現金殖利率高的股票呢?
因為若是這些公司的未來的營運狀況良善
很有機會會填權(回到除權息前的股價)

那為什麼會填權呢?
因為假設公司的營運狀況良好
而又多以除息為主(現金股利)
那並沒有將股本膨脹
假設相同的獲利狀況下
股價較低,本益比就偏低
很快就會填權回來了

但是大家在參與除權息的時候
要注意一下員工分紅的部份
若是員工分紅比重高的公司
除權息完之後
很多比例的錢都跑到員工的口袋了

保障的額度...

一個人保險(壽險)的額度是多少才夠呢?
目前有三種方法來決定:倍數法、生命價值法、家庭需求法。

倍數法是所有的評估方式中最簡單的一種
一般而言,都是以十倍的年收入為所需的保額
我將此公式增加了負債的部份
◎ 倍數法:年收入* (5~15) + 負債

生命價值法式是指這一生賺到多少錢
將這些錢轉換成所需的保額
◎ 生命價值法:(退休年紀-現在年紀) * 年收入

家庭需求法是根據目前的狀況來進行評估的一種方法
這種方法比較切近每個人的實際狀況
但是資料不易取得而且較複雜
要將目前家庭所需的所有費用算入
扣除已有的保障
最後才是所需的保額
家庭需求法:家庭保障(生活費+養育費+負債+其他) - 已有保障

好的股票...

上一篇提到了明牌....
我想是投資股票的第一法門吧
如果有人評憑空告訴你明牌以及正確的買賣點
我想只要給我一次
我的人生馬上就從黑白變成彩色的
但是很早以前媽媽就說過
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
我想大家還是努力的找出自己的明牌吧

什麼樣的股票是好的股票呢?
最簡單的來說就是"賺錢的股票"
因為股票跟公司有絕對的相關
所以賺錢的股票勢必連結到賺錢的公司
過去會賺錢沒有用
要現在會賺、未來更會賺的公司才是我們要的
而現在會賺錢的公司我們可以稱它:績優股
而未來會賺錢的公司我們都稱它:潛力股
未來我們要學的眾多分析
都是為了找出績優股跟潛力股

如果找出績優股跟潛力股要怎麼分配投資的比例呢?
績優股的比例最好比潛力股的比例高
因為潛力股的風險比較大
而績優股的表現絕對不會太差
所以可以依照不同的風險狀況採取
2:8, 3:7, 4:6的投資比例(潛:績)

自己的明牌...

每個人都想要買到明牌...
而什麼是明牌的股票呢?

簡單來說
在買了之後就會狂飆的股票,而且可以在完美的點出場
從上所述
可以發現明牌必須要有三個特徵
(1) 進場時機在股票低點
(2) 會狂飆的股價
(3) 出場的時機點在股票的高點
只要各位投資人能把握以上的三點
就戰無不勝了

但是這三個特徵就是大部分的投資人都無法掌握的
但是現在股票的市場衍伸出了三大的分析方法
(1) 基本分析:從總經、產業、公司狀況去分析
(2) 技術分析:根據股市的價、量關係以及線型去做分析
(3) 籌碼分析:根據目前投資人的進出進行分析
透過以上的三種分析方式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明牌

理財的第六步:選投資工具...

開始了...萬眾期待的投資篇
這個主題我想應該要花不少篇幅來說明
所以這邊只是針對我所知的投資工具來簡介

在訂出明確的目標之後
下一步就是選擇對應的投資工具
現在市面上的投資工具大致分為:
定存、貨幣、債卷、基金、股票、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貨、選擇權、連動債...)
(低風險 ←→ 高風險)
以上是根據投資的風險與報酬來分

那要如何選擇出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呢?
我想這一個問題
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回答的
但是有一個最好的答案:選擇你所了解投資工具
如果都不了解就從最低風險的開始玩起
而最多人在操作的我想就是基金與股票了

如果想要存退休金、教育基金要用什麼樣的投資工具呢?
這也是一個很簡單又切中要理的
我建議一個大原則:短期目標的以保值為主,長期目標以潛力為主
所以如果要存三年的結婚基金
就是以穩健的投資為主
如果要存退休金、教育基金
我想是以高風險的投資較好

為什麼呢?
我的出發點是短期的目標就是急需要用現金
如果投資高風險
結果在要用錢的時間跌破頭了
那不是損失慘重了
而長期的目標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決定買賣點
比較不容易因為一次操作失利就全盤皆輸
所以各位朋友應該都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投資工具

理財的第五步:確定目標...

從這裡開始就是投資的第一步了
那要開始選明牌了嗎
錯錯錯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標
有了目標才有計劃
有了計劃在去實踐
成功的機會才會提高

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
定義出我們的理財目標
那要定什麼呢
有一句成語"五子登科"還蠻好用的
五子就是:車子、房子、妻子(結婚)、銀子(退休)、孩子
這就是指人生最大的花費的幾個項目
大家可以簡單的以這五項為目標

有了項目之後就要訂出金額了
我想大家應該都很容易從報章雜誌中得知
如果有想精算的朋友
我也會在後續的文章中提供我自己的淺見
在確定完目標之後
就要開始投資的重頭戲...選擇投資工具

理財的第四步:存錢...

在了解了保險重要性之後
我們距離投資又大大的向前一步了
但是在學習投資之前
我們要學會投資的入門課
存錢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多餘的
直接將手頭上的資金趕緊的投入股票或基金
趕緊賺取利差及報酬
反正股票跟基金變現也很快
但是如果所投資的標的剛好賠錢呢.....
想說較直接認賠殺出了嗎
存這筆錢的目就是擔心臨時有狀況
有很多專家都說這筆錢就是"失業救濟金"
但我想稱為"緊急預備金"

這筆錢的重要性在危及的時候更顯出他的價值
因為投資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
即使短進短出都要有時機點
所以投資的錢最好不是救急的錢
比較好給各位有充裕的時間找好買賣點

所以這筆錢最好是活存
以方便應急用
這筆錢需要多少呢
套用各位專家的說法是6個月的生活費
大家算一下吧....如果前面的功課有做好
這應該很簡單吧
所以說
大家先努力的存錢吧....

理財的第三步:保險的健檢...

很多人會想說
我現在已經知道每個月的收支了
也對自己的資產與負債非常清楚了
那下一步就是投資了嗎
我想距離投資生財還有一段路
接下來的這一步就是保險的健檢

為什麼要買保險
因為沒有人可以擔保在人生慢慢長路中
都不會有意外
所以先對自己的保險做基本的檢視
並補充不足的部分
是重要的理財基本功

那要保什麼樣的險種呢
我想醫療險、壽險、意外險這些是最基本的
在保險的單元我再說清楚點好了
保險健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找個有經驗、有信用的保險業務員幫你規劃
是最快的方法了
別忘了...人生是有風險的,保險可以幫你減少風險所帶來的損失

理財的第二步:檢視財務狀況...

在經歷了兩三個月的紀錄之後
除了會比較瞭解自己的收支狀況之外
還可以知道自己的必要花費與多餘的花費
可以開始訂定每月的收支計畫
訂出食衣住行育樂的預算
並結算出每個月可以存下來的錢
這些錢未來就是第一桶金以及投資的利器

再來就是去整理出目前的資產以及負債
在會計學就是資產與負債表
資產有分為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包含:房子、車子等變動不大的資產
流動資產則包括:現金、股票、基金等容易變動的資產
最後將兩者加總就是您的總資產

而負債則包含了長期負債與短期負債
長期負債就包括:房貸、車貸、就學貸款等年限較長的負債
短期負債則有:信用卡、現金卡等短期負債
將這些加起來就是總負債

釐清了目前的資產與負債的狀況
就要盡快的將利息較高的負債盡快的還清
如果利率低的負債並不急著立即付清
可以將資產轉到投資的部份
來賺取利差

在釐清了目前的資產負債以及每個月的現金流
就可以清楚的了解有多少錢可以投資在未來的目標上面
加上時間的複利效果
累積出可觀的財富達到理財的目標

衍伸閱讀:我的信用卡

衍伸閱讀:資產負債表

理財的第一步:記帳...

從上一篇大家應該知道
理財應該先從節流開始
再去拓展自己的收入(開源)
那節流的第一步就是.....釐清自己的開銷
而釐清自己的開銷第一步就是記帳
所以說記帳才是理財的第一步驟
現在市面上的投資其實都是最後且最難的步驟

那要如何記帳呢
很多地方都有分享記帳的excel檔
可以去下載來作為一個工具
而我自己比較喜歡自己來
所以以下就分享我的做法

我將記帳的類型分為六大類:食衣住行育樂
然後將每個月的收入分別紀錄
還有一年累積的總表
這樣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每個月花在各方面的開銷
而且也會知道一年之中每個月的消費狀況
最後可以透過圖表的分析來知道
各項佔總支出的多少百分比

雖然很麻煩
但是這是個好的習慣
而且會很清楚的知道
自己平時的生活開銷狀況
如果無法持之以恆
那至少要持續2~3個月
因為這些數據對理財的下一步有絕對的重要性

理財的步驟...

看了不少理財的書
我大致歸納一下理財的步驟
大致有以下幾個步驟,投資是最後一個步驟

1. 預算方式的記帳方式,可分為:食、衣、住、行、育、樂、儲蓄
2. 檢視個人及家庭的資產負債狀況
3. 針對自己及家庭做保險的健檢
4. 存了穩健的基底:第一桶金、失業預備金
5. 確定未來理財的目標
6. 選擇理財投資工具
7. 彈性調整投資比重

從以上的步驟可以看出來
要先釐清現有收支狀況
做出避險的動作(保險以及第一桶金)
在來才是投資理財的部份
投資也是要確定出目標
並"長期"持有並嚴格執行投資規範
希望大家共勉支

開源跟節流的目的...

上一篇跟大家提到了開源跟節流
那為什麼要開源跟節流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了
就是要將錢存下來 (儲蓄)

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說過
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
真是說得太好了
所以累積財富的第一步就是"儲蓄"

之前常聽人家說
一般人的收支公式:收入 - 支出 = 儲蓄
有錢人的收支公式:收入 - 儲蓄 = 支出
看似合理的公式卻暗藏玄機
有錢人因為薪水多所以必要支出跟收入往往差距很大
而一般人收入跟必要支出差不多所以只有把剩下的錢當儲蓄
所以這個公式還是參考就好
能做到就努力,不能就盡量存錢吧

理財的第一門課...

市面上一堆敎大家理財的書籍
不外乎兩個概念:開源 + 節流

"開源"就是:增加收入
"節流"就是:減少支出

要如何開源呢?
就要先知道收入的來源
一般來說收入分為:工作收入,利息收入
要增加工作的收入就不外乎多加努力工作
以及多兼差賺錢了
而利息的收入的方式就比較多元了
透過投資房地產、股票、衍伸性金融商品、基金、貨幣、債卷、定存等等
而且不僅可以賺取利息還可以賺取差價(賣出價-買進價)
很多人會以為投資就是理財了
但是其實那只是理財的一部份

要如何節流呢?
第一步就是要清楚自己的消費(記帳)
接下來從消費中"降低不必要的花費"
有以下幾種作法:
1. 用數量降低支出
◎ 月繳保費改為年繳保費
2. 化支出為收入
◎ 利用信用卡紅利、現金回饋
◎ 要買營養品順便成為下線做直銷(有點辛苦)
3. 往製造端移動 (因為越往消費端就越貴)
◎ 多吃自己煮的東西
◎ 喜歡喝好咖啡就自己泡
但是不要省過頭
朋友的聚會都不去導致失去了更重要的人脈
所以在節省的時候要考慮"總體效益"
不要為了省一點錢卻賠了夫人又折兵

一生中最後悔事情....

這個問題要問現在的我其實很難回答
可能就是在大學沒有認真唸書沒有好好計畫自己的未來
但是這可能比較無關緊要
那如果我到了60歲的答案呢?

比利時有一項針對60歲以上國民所做的調查
詢問每個人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結果前5名分別是:
(1)虛度青春,人生一事無成
(2)選錯職業
(3)子女教育失策,後代成就平庸
(4)不珍惜枕邊人
(5)身體不好,經常進出醫院

很嚇人吧.....
大家都不想到了60歲的時候跟他們一樣吧
所以從現在開始
計畫自己的未來
努力的實踐
讓60歲的時候
不要有後悔的事情

自己的主人...

在這個世界上
誰最關心你
可能是家人、朋友、愛人
我想這些答案的主角沒有發現問題的關鍵
正確的答案應該是自己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
如果一昧是別人在關心你
而自己卻成為一個旁觀的角色
我想這個人應該要好好的反省自己了
我們應該都要認真的關切自己
做自己的主人

在做自己的主人之前
必須要先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我有什麼樣的行為、個性、興趣、專長
先去認識自己並且肯定自己
(體認過去)

在來是去思考
自己想要什麼,自已有什麼樣的目標
未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展望未來)

最後制定計劃
用積極的態度,努力去實踐計畫
(把握當下)

多關心自己,認識自己,肯定自己
多想想自己的未來,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多努力去完成目標,並著手實踐
最後做自己的主人...
大家共勉之

資產管理...

管理是一門十分深奧的課程
當年教我門管理學的老師
是系上一位十分出名的老師
我也很喜歡他
他的課程我也都拿了不錯的成績

這個主題是我最近的一個想法
因為前些日子迷上了理財
發現財富需要管理
"人不理財,財不理你"
這跟我工作之後的一個心得不謀而合
"唯有面對問題才能夠解決問題"

一個人除了財富之外還有什麼資產呢
人脈、知識、時間
我想前面兩個不是我目前想提的
我會比較專注在財富跟時間的管理上面
如果哪天我對人脈及知識的累積有了心得之後
會在做分享

人生的目標...

我想這個題目可能會太沉重了....
但是我想說這是所有的主題的一切
應該要寫在第一篇才對...

很少人會很深入的去想自己想要什麼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走一步算一步
也沒體認到上天所賦予每個人不同的使命以及才能

就連全世界最優秀的哈佛大學的學生都只有3%的人
明確知道他們想要什麼
的確,在20年後這些人在經濟、家庭甚至於健康方面
都明顯優於其他的97%

做自己的主人
透過堅定的信念
積極的態度
以及切實的行動
來達成夢想的人生